护理部外派学习成果汇报: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新突破
文章作者: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 添加日期:2025-04-30 08:55:38
为深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服务内涵,推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临床的创新发展,我院护理部于今年选派6名护理骨干:中医科丁红霞、康复科王丽娜、普外科郑刘萍、内一科陈芩、肿瘤科张雨倩、神经外科张薇薇赴省级三甲中医院,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专项进修学习。系统学习了窑瓷脐灸、督灸、艾条灸、中药熥疗、平衡火罐(走罐)、面部闪罐、火龙罐、水罐、穴位贴敷、中药封包、刮痧、蜡疗、热奄包、耳穴压丸等十余项特色技术,并于近日完成学习成果汇报。
外派学习强根基,成果转化显实效
本次外派学习以“理论+实操+临床跟诊”模式展开,学员深入省级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及病房,系统掌握技术操作规范、辨证施护要点及风险防控策略。学成归来后,护理部组织专题汇报会,6名学员通过案例分享、操作演示、互动答疑等形式,全面展示技术应用场景及疗效,全院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并开展热烈讨论。汇报内容涵盖“面部闪罐在脑血管意外及面瘫患者的应用”“中药熥疗对于疼痛恢复及肢体康复占据康复科主体” “耳穴压丸对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干预”“督灸联合康复训练提升中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”等课题,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。
护士成果汇报
专科联动促发展,特色技术惠患者
在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的进程中,各科室积极立足自身专业特色,将中医护理技术与现代医学理念深度融合,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,为患者提供更优质、多元的诊疗服务。
康复科针对脑血管意外及面瘫患者常见的口角歪斜、流涎、嘴角藏饭等症状,开启“面部闪罐 + 现代康复训练”模式。面部闪罐凭借其独特作用,能够提拉面部肌肉、疏通经络,有效改善口角歪斜状况,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肿瘤科聚焦于化疗患者的常见困扰,推行“耳穴压丸 + 情志护理”方案。借助耳穴的特殊作用,对化疗后出现的恶心、失眠及焦虑等症状进行精准干预,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身心挑战。
中医科则对传统技术进行优化升级,打造出“刮痧 + 拔罐”组合技术。在感冒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病症的治疗中,充分凸显了“未病先防”的中医理念优势,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和好评。
内科引入了具有独特设计的火龙罐,通过其特殊的操作手法,实现了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温阳散寒等多重功效。对于内科患者常见的气血不畅、寒湿内阻等问题,火龙罐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,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普外科在术前护理中引入“耳穴压丸 + 中药冰敷”技术。耳穴压丸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和术前焦虑情绪,中药冰敷则在软组织损伤急性期、膝关节置换后功能锻炼恢复期的疼痛缓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患者的手术和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神经外科针对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的便秘问题,创新应用“穴位贴敷”技术。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贴中药制剂,刺激肠道蠕动,促进排便,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便秘症状,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,让患者感受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独特魅力。
以点带面树标杆,全域提升谱新篇
护理部主任罗玉琴表示:“本次进修成果标志着我院中医护理从‘单一技术应用向专科精准融合迈出关键一步。下一步,护理部将组建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小组,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,开展全员分层培训,并建立疗效追踪机制,推动技术在全院各病区落地生根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深化“中西医并重”的护理理念,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以疗效为核心,打造区域中医护理特色品牌,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中医智慧!
副院长邢桂枚作总结发言
护理部主任罗玉琴讲话
邢桂枚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要以各科室的成功实践为标杆,鼓励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科研探索,形成一股全员学习、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交流会等形式,将先进经验和特色技术推广至全院乃至更广的范围,让更多患者受益,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,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