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静安医院中药师教大家在家如何正确地熬制中药
文章作者: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 添加日期:2023-07-12 09:35:14
生活中有很多患者会遇到不知道如何煎中药的问题,如何在自煎中药时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,就必须注意煎药的方法。煎中药其实有很多讲究,煎中药的容器、用水量、时间、火候、次数等都会对药效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。煎中药是一门工艺,切不可随意煎煮,浪费药材。下面将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介绍给大家。
1、煎药的用具:
煎药的器皿最好选用砂锅,瓦罐,搪瓷罐,价廉、受热均匀,而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。忌用铁、铜、铝等金属器皿,因为这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稳定,可能会和某些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,甚至是产生毒副作用(比如铁可以与地榆、石榴皮中起治疗作用的鞣质发生反应,生成鞣酸铁,产生墨绿色沉淀,服用后引起恶心、呕吐)。
2、煎药用水:
除处方有特殊要求用水以外,一般以水质洁净为原则的饮用水,如自来水、井水等。用水量视药量的多少而定,将中药置于煎药器皿内,加水量一般以高出药面三厘米左右为宜。
3、煎药火候:
一般先武后文,意思就是开始用武火(大火),煎沸后用文火(小火)。如《本草纲目》说:“先武后文,如法服上,未有不效者。”
4、煎药方法:
煎药前,先将中药放入器皿内,加冷水浸泡药物半小时左右再煎煮,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。(如果是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,如含有菊花、金银花、荆芥等质地较轻的浸泡15—20分钟即可;如具有补益功效的药物如莲子、牡蛎、龟板、鳖甲等质地较为坚硬,需要浸泡30—60分钟左右)。煎药时不宜频繁打开锅盖,以尽量防止气味走失,降低疗效。
5、煎药时间:
一般的药用武火煮沸后,用文火再煮20—30分钟;对于解表药(感冒药)宜武火急煎,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15分钟,以免药性挥发,降低疗效;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、骨角类、贝壳类和补益类药宜文火久煎,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,即武火煮沸后用文火再煎30—40分钟。
6、煎药次数:
一剂药一般煎煮两次,即俗称“头煎”“二煎”。将“头煎”“二煎”药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。
另外,有些药物因性味质地不同,有特殊煎法(处方必须注明,中药房发药须交代),常见的特殊煎法如下:
1、先煎:
按照处方付数平分后,拿出一份先煎30分钟,再将一付药浸泡半小时后加入先煎药内共煎。
2、包煎:
按照处方付数平分后,拿出一份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混合一起浸泡、煎煮。
3、另煎:
按照处方付数先平分后,拿出一份单独煎煮,大火烧开,小火煎半小时,煎出药汁与其他药汁混合服用。
4、后下:
按照处方付数先平分,拿出一份在其他药煎好之前5-10分钟加入即可。
夏时令:8:00-11:30 14:00-17:30
冬时令:8:00-11:30 13:30-17:00